机器人变身“疗愈师”、“铲屎官”和“送餐员”!西浦学生创意荣获全国大奖!
用科技温暖家庭的每一个角落
近日,在第七届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中,来自西交利物浦大学智能工程学院的四支本科生团队从全国1300余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斩获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三等奖两项。他们的作品围绕着“科技服务人类”的核心理念,结合生活实际需求提供智能化的解决方案,以提升居家生活的便捷性与舒适度,为现代家庭带来新体验。
“花”样智能点亮温馨生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徐静怡、刘音慈,以及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叶婷月将科技与艺术融合,共同创作的“i-Home”多功能智能交互治愈花灯,在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队长徐静怡介绍道:“这款花灯不仅是一个家居装饰品,更是一个集照明、雾化香薰、杀菌消毒、定时以及环境监测功能于一体的智能系统。
我们将研究重心放在了如何提高花灯的智能化与互动性,来缓解用户的日常压力。例如,花心内置的LED灯,结合了语音与触摸双重控制,可以让用户根据个人习惯灵活调节光线;花灯还可以散发香气,净化室内空气。”
智能花灯设计概念图与作品实物图
“在智能喷雾模块,我们使用了精准的感应技术,实现液体不足的自动提醒和加液时的自动开盖功能,提升了使用的便捷性。” 她补充道。
智能喷雾模块在有人靠近时自动开盖,远离时闭合
此外,花朵造型除了美学价值,也具备模拟真实花朵开合的功能,以提升用户使用花灯时的交互感。徐静怡介绍说,他们赋予了花灯独特的语音响应能力,用户在日常使用中可以通过“花朵常开”、“停止开合”等简单的语音指令进行交互。
花瓣闭合与绽放
团队的指导老师是来自通信与网络工程系的王炤博士和王璟琛博士。
“这次比赛让学生们体验了从创意萌芽到技术落地的全过程。”王炤博士说,“她们通过Arduino微控制器结合自定义编程,成功地将复杂的系统功能集成在一个美观实用的家居装饰品中,充分展示了学生扎实的创新和技术实现能力。”
王璟琛博士表示:“青年工程师们热爱生活,对于未来更智能的家居有着不懈追求,相信他们的努力会让更多人享受到科技带来的温馨与美好。”
陪伴型机器人小管家
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徐亦乐、通信工程专业的何加、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金愉瑞联合研发的“乐睿家”保姆机器人在大赛上获得二等奖。团队在智能机电系孙捷教授和卜庆雷博士的指导下,成功将深度学习、图像识别等前沿技术融入进服务家庭生活的机器人助手。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乐睿家’,让家庭生活更加便捷与安全:机器人配备的深度相机和激光雷达,能实时监测家庭人员情况,预防意外发生;语音交互系统则让机器人能够陪伴孩子学习、玩耍;通过柔性气动夹爪,机器人还可以精准处理家务,实现智能清洁与分类整理。”队长徐亦乐介绍道。
“机器人还可以使用激光笔、逗猫棒等工具与宠物玩耍,主人能够在手机App中实时查看视频监控和互动记录,随时了解宠物的状态。”他补充道。
机器人清理墙面和地面
据了解,这个参赛项目诞生于“产业意识与团队项目”这门课的小组作业。课程负责人张权博士表示:“学院非常支持本科生参赛,作为教师,我们鼓励学生走出课堂,用开放与探索的态度去和不同高校的师生交流、分享机器人领域前沿技术,来多角度、多层次理解相关学科知识的发展趋势,寻求创新应用的新场景。”
大赛三等奖获奖名单:
“具备三维地形导航和自主爬坡能力的智能分拣机器人”
团队成员:李俊杰、陈矜融、刘茂钦
指导老师:董芊、王新珩
“智能猫砂盆”
团队成员:李沐阳、罗彦芯、滕孝鸣
指导老师:卜庆雷、王樊昕
送餐小能手“智”在必得
近日,第二十六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决赛落下帷幕。在智能餐饮赛项中,来自西交利物浦大学智能工程学院的本科生团队凭借其创新方案和技术实力脱颖而出,荣获二等奖。
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同济大学等全国208所高校的407支队伍,共计1300余名精英选手同台竞技,围绕自动驾驶、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前沿技术应用与实践展开了比拼。
西浦团队由智能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陈坤、罗青山以及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汤宇骁组成。他们采用百度餐饮服务机器人进行训练开发,在模拟的餐厅送餐场景中,机器人能够完成自主建图寻路、自动识别点餐信息、智能避障、机械臂自动识别和抓取食物、收银结算等一整套流程。
据团队成员介绍,他们通过优化建图路径算法,提高了机器人自主建图的精度和速度,这样能让机器人在行进路程中更快速精准;此外,还采用了机械臂仿真和示教技术训练机械臂,实现了更快速准确的目标抓取;并优化了移动机器人控制方法,使机器人能够在复杂环境中更加灵活高效地移动。
在今年暑假,参赛团队参与了为期两周的赛前培训。赛前培训负责人、西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融创中心主任、智能工程学院智能科学系的徐德昌教授表示:“在比赛前我们组织了百度2024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技术培训,百度技术人员的指导让学生快速掌握了比赛用机器人的各项性能参数和基本功能,而模拟训练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技能、适应比赛场景;学院的实验技术支持团队也在设备和技术方面提供了许多帮助。”
团队的指导老师是智能工程学院计算机系的朱晓辉博士和马洁明博士。
朱晓辉博士表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智能机器人将在更多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服务效率的提升和社会进步。
“在这次的项目中,同学们充分展现了跨学科协作的能力,将计算机视觉、SLAM、路径规划等前沿机器人技术融合。最终成果的技术集成度高且贴近生活,不仅提升了餐饮服务的效率,还降低了人工成本,展现了智能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前景。”
记者/ 金画恬
编辑/ 胡秋辰
图片提供/ 智能工程学院
新媒体/ 赵敏敏、马雅君
监制/ 胡秋辰
在西浦听讲座 | 我们时代的和平:教育如何帮助我们反对战争?
高温天气频繁,如何降低高温死亡风险?